文/陈青延
2019年12月7日上午8点刚过,位于洞庭湖水乡的益丰垸村,接到了省扶贫检查组前来考核验收的通知。这个村是两年前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三年扶贫的时间过去以后,村里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脱贫与脱贫成果巩固的情况怎样,终于迎来了一次“省考”。
从2016年1月开始,这个村派来了县广播电视台帮扶工作队。队长叫刘建国。当地老百姓与村支两委干部都称刘建国为“扶贫铁队长”。
接到“省考”通知的当天清早,刘队长就按照惯例,召集另外两名队员,——其中有一名队员是我,碰一下头,研究布置了当天的帮扶任务,力争做到每天的扶贫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朝霞才呈现淡黄色,广阔的田野上升起的雾霾还没有散去,村支两委干部好像有先见之明,知道省扶贫考核验收组会抽中本村似的,都起了一个大早,骑着摩托车,提前赶到了村委会上班,做好了迎检的准备。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不出村干部所料,经过三年扶贫的益丰垸村这天果然被省扶贫考核验收组抽中。三年来的扶贫工作成效如何,这就要真刀真枪地接受省扶贫考核验收组领导的检阅了!
上午8点30分,省扶贫考核验收组一行12人,如期来到益丰垸村后,分成6个组,直奔全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家中,对该村的扶贫、脱贫与群众满意度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走访和了解。
当天,我一直在刘队长身边,陪同他一起接受着省扶贫考核验收的一位领导有关“驻村帮扶工作”的检查验收。
可以说,当天一上午的时间,,省扶贫检查小组负责驻村帮扶考核验收的张科长,对刘队长三年来驻村帮扶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考查与询问。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都深深懂得,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抓党建促扶贫的重要作用。在三年的驻村帮扶时间里,刘队长把党建工作做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周二在村里都开展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当省扶贫验收小组的张科长问及刘队长,他去年的党课是什么时候讲的,讲的什么内容时,刘队长烂熟于心,应答如流;当张科长问他村里的党员昌顺良是多大年龄,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昌丽是什么关系时,刘队长成竹在胸,如数家珍。
省扶贫考核验收组的工作认真而扎实。当天上午,张科长在村部详细查看了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资料与民情日记以及询问了刘队长扶贫的相关工作情况后,下午张科长就随机抽出几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叫上刘队长单独带路,进行上户走访,了解他们脱贫与满意度的情况。刘队长对张科长随机抽出这些农户的住址,都非常熟悉,能够准确地把张科长带入他们家中。
当张科长抽到刘队长自己结对帮扶的三户贫困户,并逐一向他问起三户的家庭情况与年人平纯收入情况时,刘队长更是准确无误地进行了回答。
傍晚时分,张科长在刘队长的引路下,进入了他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杨先强家,刘队长在一旁回避时,张科长问其妻子,对刘队长三年来的结对帮扶工作是否满意,扬先强的妻子充分肯定地说,刘队长是贫困户的铁队长,村里处处留下了他访贫问需,访贫问计的足迹。一年前,刘队长竭力向台领导推荐,让她丈夫杨先强被聘用到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就业,月薪达到3500多元,为她家脱贫致富创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一天的检查与考核,张科长对刘队长的驻村工作表示满意,刘队长也因自己扶贫工作成绩优异,顺利地通过了“省考”,向派出的单位献上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