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台海问题就是我国领导人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
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打响,我国不得不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计划。
在朝鲜战争凯发注册的时候,解放军已经建立起了可观的空军部队,战士们也经过了现代战争的洗礼,这让解放台湾,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50年代新中国歼击机
在解放军摩拳擦掌的同时,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也在想办法“自救”,他们当时选择依靠美国的海军力量来保全自己的存续。
美军势力的介入,让台海区域变得剑拔弩张,第一次台海危机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蒋介石的诉求
在朝鲜战争凯发注册之后,随着志愿军的回国我国的国防力量有了显著提升,部分作战部队被派遣到了东南沿海进行训练,这一决定的目的不言自明,也令对岸的蒋介石深感不安。
在几年前,蒋介石还在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但如今他看到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这让他如坐针毡,他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守住台湾的。
▲抗美援朝停战谈判
于是他开始派人和美国方面取得联系,希望美国能够将台湾及我国东南沿海列岛纳入他们的保护范围,并恳求美方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海地区,起到震慑解放军战士的作用。
当时美国才刚刚从朝鲜战场上脱身,他们并不希望和新中国再来一次正面战争,但由于意识形态的高度对立,美国又不得不想办法来遏制新中国的发展。
当时他们联合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南亚海域上建立了半圆形的包围圈。
▲美国第七舰队中的航空母舰
在这个条约中蒋介石控制的台湾和澎湖列岛也赫然在列,但蒋介石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希望美国能够将浙江沿海的几个岛屿也划进条约的适用范围,其中尤其以大陈、金门及马祖岛最为重要。
但美国认为,如果将这些岛屿划进条约的话,势必会引发新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美国政府也会背上干涉他国内政的包袱。
再者,蒋介石对于美国人而言并不值得信任,他所说的反攻大陆等计划,在美国人眼里没有任何可行性,因此蒋介石的要求很快就被驳回了。
▲晚年蒋介石
但为了稳定蒋介石这一盟友,美国人宣布他们会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海区域,并让舰队代表登陆大陈岛与台湾的相关人士进行会晤。
蒋介石希望此举能够对解放军战士形成威慑,让战士们不敢轻举妄动。
二、大陈岛的解放
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当时解放军战士刚刚经历了朝鲜战争的洗礼,他们并不像其他国家的军队那样畏惧美军。
因此在我方雷达监测到美国舰队动向之后,依然在1954年9月对金门等岛屿展开了火炮攻击。
在这轮攻击中美军的几名顾问被炸死,这引发了美国方面的强烈关注,但他们并不想再次挑起局部战争,因此只能吃了哑巴亏,并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还击。
而我军通过这次打击,对美军和台湾方面的防御力量有了更多的了解,最终作战指挥部认为暂时先不进攻金门,而是拿下大陈岛。
▲如今的大陈岛
不过,当时解放军战士们大多还没有登岛作战的经验,因此组织决定先拿位于大陈岛前沿的一江山岛做个实验。
在1955年1月18日早上八时左右,解放军派出了三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对一江山岛进行了空中打击,之后布置在海岸上的炮兵阵地对一江山岛进行了炮击,在两小时的炮击中共发射了12000多枚炮弹。
国民党守军在如此猛烈的炮火前,只能蜷缩在地下工事里,这给后续部队的登陆作战提供了便利。
在发起进攻几个小时之后,登陆部队的战士们就完全控制住了岛屿,俘虏了守岛的国民党军队。
在我军发动进攻的时候,美国的军事顾问就在不远处的大陈岛上,他感叹解放军的炮火攻击比起朝鲜战争期间又有了进步,而且三军的协同作战也有模有样,这些评价令大陈岛的守备司令刘廉一,深感不安,他觉得美国人并不会为了这座岛屿和解放军开战。
▲一江山岛鸟瞰图
之后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印证了他的这一观点,在一江山岛战斗凯发注册之后,美国国内立即召开了相关会议。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此时应该要求蒋介石方面撤走他们在大陈岛上的驻守部队,令他们撤退到金门等地,而美国则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援助。
这个决定对于蒋介石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本希望美军能够帮助自己守住大陈岛,只有这样他才有反攻大陆的机会,他不愿意亲眼看到这个美梦破碎。
于是,他多次派遣使者与美方高层接洽,希望能够说服他们帮助自己守卫大陈岛。
但美方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再浪费唇舌了,他们知道自己的舰队每在台海游弋一天,自己和解放军开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分,这并不是美国人希望看到的局面。
与此同时,解放军战士们在拿下一江山岛后,纷纷表示要趁热打铁拿下大陈岛。
但毛主席认为这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国内的发展形势,因此暂时命令前线部队按兵不动,他觉得大陈岛上的台湾守军很快就要撤走,我们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后来发生的事也正如毛主席所料。
1955年2月4日,美方以舰艇上没有轮值军官为由要求台湾方面必须加速完成撤军行动,否则美国第七舰队将返回冲绳基地。
这让蒋介石不得不妥协,他派蒋经国前往大陈岛安抚当地守军和居民的情绪,尽快配合美军完成撤离计划。
▲蒋经国
蒋经国登岛之后,向当地百姓表示国民党政府一定会尽快夺回大陈岛,但所有人都能从他的脸上看出绝望和无奈,他们都知道台湾当局已经彻底放弃了这里,自己花费多年建设的防御工事也都成了摆设。
2月13日随着最后一艘美军军舰的离开,解放军战士也不费一枪一弹,顺利登上了这座被蒋介石视作桥头堡的岛屿。
十余天后,台湾方面又将南麂山岛上的军队撤回台湾岛内,解放军战士又顺势接管了这座小岛。
至此,浙江沿海的所有岛屿尽数被解放军夺回,这为稳定新中国的海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化解
在解放了大陈岛等岛屿后,解放军战士们的战意没有丝毫减退,他们认为此刻是夺回金门、马祖等岛屿的最好时机,如果事态发展顺利的话,甚至可以一举解放台湾岛!
但此时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艾森豪威尔担心解放军的后续进攻,会直接威胁蒋介石集团在台湾的统治地位,一旦台湾被解放,美军的战略部署就会被彻底打乱。
因此他开始在公开场合表示,美军会帮助台湾防守金门、马祖等岛屿,在情势紧急的时候甚至会率先动用核武器!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当时我国的核武器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美方的核威胁让我国领导人绷紧了神经。
他们担心美国人会率先发难,使用核武器攻击我国大型城市,于是加强了上海等地的空中巡视,随时防范敌人的入侵,这种高压的态势,便是美方所谓的“第一次台海危机”。
双方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势,一直持续到了1955年4月,当时周总理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
在会议期间,他表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中国希望和美国方面坐下来谈判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
▲万隆会议中的周总理
一个月后,美国方面先是与苏联取得了联系,希望苏联能够劝说中国不要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人也对国民党方面施压,让他们也不要贸然和新中国开战。
在通过苏联得知美方的态度后,中美两国的外交人员,于当年8月在华沙进行了大使级的会谈,并在台海问题上达成了几项共识。
第一次台海危机,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中国解放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由于在海军实力上,远逊于美军,因此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解放金门诸岛的计划。
之后,随着美国大打核武器牌,我们甚至开始将重心放到了本土防卫上,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发展国防力量的重要性,而蒋介石在这次危机中,任人摆布的木偶形象,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问题。
▲辽宁号航空母舰
好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海军和空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航母编队,这对于解决台海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祖国的和平统一一定会实现。
注:
本文关于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相关内容,参考自《1955:第一次台海危机内幕》,刊登于《同舟共进》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