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79岁,家乡农村习俗:为父亲祝寿“做九不做十”。我想今年为父亲做寿,可是父亲说:“按照国家新规定,79岁还是中年人,不必要做寿”。6月8日,是我的父亲79岁生日,女儿我没有买生日蛋糕,也没有搞那老一套,而是搞了一次家庭联欢,我为父亲唱了一曲《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当我唱到这里时,欣喜地发现父亲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想起往事,历历在目。
我16岁那年,要离家到城里去读书了。父亲是一直把我含在嘴里养大的,真有的舍不得。每到星期天下午,父亲就踩着自行车送我,从乡下到镇汽车站足足有3公里路,自行车龙头上挂满了大包小包,我坐在后面的书包架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乡下交通不方便,大道上坑坑洼洼,颠簸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车站。父亲踏出一身汗还算小事,由于乡下车次少,上车很拥挤。每次父亲总是硬着头皮挤上车,先抢个位子,开车前再把我换上车。汽车起动了,父亲还会跟着车子跑上好一段,嘱咐这嘱咐那。我上三年幼师,几乎每个星期天都是这样度过来的。
父亲是中国关工委《青少年德育读本》编委会成员,其中一篇《红烛情未了》的文章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写照。
父亲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退休教师。2004年退休。退休后的父亲没有休息,继续留校工作。他把退休作为新的起跑线,把花甲之年当作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开始,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工作一辈子!
退休后的父亲没有休息,继续留校工作
他不仅担任了东安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进市第三少年军校政委,还担任了湟里镇关工委办公室秘书长、老龄协会秘书长等十多个工作职务,整天忙忙碌碌,乐乐呵呵。
做拥军优属的模范
根据中央有关领导“国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他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少先队活动中去。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他聘请解放军校外辅导员,与南京军区襄阳特功团、海航独立第五团等部队开展“军校共建,携手育苗”活动。到部队夏令营,向解放军慰问演出,请解放军作报告,举办少年军校,开展军训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一年三百六十天父亲天天拥军优属
在搞好国防教育的基础上,他带领少先队员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结合征兵工作,他组织“红领巾拥军口号队”,穿大街,过小巷,高呼“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的口号。新兵确定后,他“超前拥军”,送春联、年画,贴“光荣人家”的条幅,演文娱节目。新兵入伍后,他组织“小记者”采访团,向解放军汇报家乡喜讯。通过一系列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他的学生储晨辉通过学习解放军的英雄事迹后,暑假随爸爸出差湖北,途经106国道时,车上与歹徒搏斗,在身上多处负伤时还咬住歹徒的大腿不放。结果为麻城市破获“8·16”特大抢劫案立下了头功,当地公安机关送来了“见义勇为,弘扬正气”的锦旗。在武进区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12岁的储晨辉被评为年龄最小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父亲带领学生开展的“爱军”活动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解放军报》记者、《东海民兵》主编等慕名前来采访。由于宣传工作搞得好,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世上只有老好师
父亲是东安中心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所在的东安中心小学是武进区首创的一所“五有五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学校。退休留校后,他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教主课。
2005年下半年,“老大难”的六(5)班又落到父亲的头上来了。开学已经三天,可班上一名叫顾志华的同学尚未到校。为了学校杜绝流生,他骑车冒雨来到离校两公里以外的蒋埝村顾志华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土砖山墙,“鸭屁股”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顾志华与残疾母亲正蜷缩在灶边。父亲立即安慰母子俩,并讲明来意。
志华母亲擅抖着说:“老公去世早,我手脚不便,光靠社会救济那几个钱,怎能念得起书呢?”父亲听后,立即表态说:“志华妈,你不用怕,志华读书的费用我全包了。”看父亲诚恳的样子,志华终于上学了。
一到学校,父亲立即在班上开展“向顾志华献爱心”的中队主题活动。父亲首先把自己获奖的一条大号绸红领巾戴在顾志华的脖子上;同学们向他赠钢笔、练习本等课业用品,近路的同学还回家拿来衣服、裤子等送给他;体育老师闻讯后立即送来两双运动鞋,换下了他那脚指头还伸在外面的“虎头靴”;校长同意免去他的书杂费;父亲为他垫付了书费。另外,父亲还带他到理发店剃掉了长在头上三个多月的长头发。
放学后,父亲又把顾志华送回家。残疾母亲看到儿子面貌一新,人也精神多了,激动的泪水似断了线的珍珠,一串串地掉下来。此情此景,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残疾母亲不善言语,只是重复着:“老师,谢谢您!”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同一个蓝天下,一个不能少。从此,父亲对志华格外关心,时时处处照顾他,志华学习进步了。
父亲关心下一代
父亲班级里还有一个叫万超的学生,狠心的妈妈生下他不到三个月,就弃他而去了。父亲了解这个情况后,特别关爱万超。由于万超家境贫困,父亲帮万超到镇里去申请每学期200元补助,一直帮助他读到初中毕业。
寒假,学校组织到军用机场去开展“一日冬令营”活动,万超与往年一样,因交不起车旅费而放弃了。父亲第一个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发动同学每人向他献一份爱心,万超终于能随同学们一道去飞机场了。当万超爬出飞机的驾驶仓时,一眼就看到父亲正扶着梯子,准备接他下来。一股暖流涌上万超的心头,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在飞机旁,父亲还帮万超照了一张照片。现在万超已上中学了。他经常向别人说:“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华老师。过去,我最爱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现在,我把歌词中的“妈妈”两字改成了‘老师’,变成《世上只有老师好》……”
编外指导员
自1987年我的弟弟参军后,父亲就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八一”前夕向部队寄去81本书,在春节前夕向部队寄去81封慰问信……这“81”是个光荣的数字,倾注了父亲对部队的深情厚爱。
父亲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湟里镇每年都有30多名青年入伍。兵送走了,父亲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更加牵肠挂肚。父亲把期待和关心倾注到一封封信中,捎给每一个子弟兵,鼓励他们安心服役,为国争光,为家添彩。
有一年,父亲的学生蒋援新参军去部队,不到半年就泄劲了。小蒋在给父亲的信中流露:“部队考军校得高中生,可我只有初中文化,一心想上军校的希望破灭了,我这个兵算白当了……”父亲看到信后,当晚就给小蒋复信,劝慰、勉励小蒋。经过父亲接二连三去信反复开导,一封封的信情真意切,句句实在,终于化解了小蒋心中的愁结,并通过小蒋自己的努力,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连队卫生员,还光荣地入了党……
每逢春节来临,父亲总是早早买上红纸,亲手写春联送给“光荣人家”。寒冬腊月,几百副春联要写几十个小时,父亲的手冻僵了。20多年来,父亲已写拥军春联3000多对。
年货、慰问信、光荣匾等慰问品一一准备就绪,父亲再带领学生冒严寒、顶风雪,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到光荣人家拥军优属。在学校的支持下,父亲将全校师生组织起来,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拥军小分队”,落实承包责任制,把每户烈军属分配给“拥军小分队”轮流去服务。至今,父亲再带领学生已为烈军属做好事5万多人次,赠送春联、年画等慰问品价值5万多元;同时向部队发出慰问信5万多封,向解放军寄赠书籍、纪念章等慰问品价值5万多元。
由于成绩突出,东安小学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首届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父亲个人则被评为“江苏最美拥军人物”、“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教工优秀信息员”、“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亲笔来信表扬父亲:“您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忠心拥护和爱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和南京军区全体指战员向您表示崇高敬意!” 父亲还被解放军某部评为“爱国拥军模范”、“军人好园丁”,战士称赞他是“咱们的编外指导员”。
战士称赞他是“咱们的编外指导员”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不光在幼儿园干出了成绩,而且,还培养了优秀的独生儿子。全体教师在我的带领下,齐心努力,目前东安中心幼儿园已成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我也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教师。我还边工作边学习,去年领到了本科毕业证书。我全心全意培养儿子读书,不重演自己年轻时由于家庭贫困而只能读中专。儿子前年在英国名牌大学毕业,回来就担任“上海华为公司技术员”。
我舞蹈跳得比较好,从学校读书开始,就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一次,在常州市舞蹈比赛中还获得了优胜奖呢。因此,我还担任家乡湟里镇的文体指导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为湟里镇中老年舞蹈队排练文体节目。有时为了赶时间参加比赛,晚上经常备课到深夜,编排好整套舞蹈动作。我还经常担任湟里镇许多社会活动的节目主持人,而这些都是尽的义务。
曾记得我弟弟在部队当兵时,那年“八一”,我利用暑假时间,与父亲及家人一道自编自演冒酷暑排练一台具有浓郁家乡风味的文娱节目,乘汽车、乘火车,行程300多公里赶到安徽省滁州市军营,为解放军慰问演出。《我是一个兵》、《真是乐死人》、《两地书,母子情》、《看见你们格外亲》等20多个文娱节目,军营男子汉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声声一曲曲倾注了我一家人多少心血啊!团长、政委紧握着我父亲的手感激万分,亲自献上鲜花。
要说我对父亲的好,只要看父亲身上穿的赶时髦的绒线衫,是我一针针一线线织出来的。千份情,万份爱,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苏省先进
“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持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爸!